锂电池新型储能快速发展,2024锂电产业如何行稳致远?

锂电池新型储能快速发展,2024锂电产业如何行稳致远?

近年来,在我国“双碳”战略目标引领下,可再生能源呈现大规模发展态势,储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又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多次提及新型储能,将储能的作用与电网调峰、智能化调度并列,体现了对储能系统作用的全面认识和重视,也标志着储能将在推动电力系统转型发展中发挥更核心的作用。在一系列储能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储能行业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态势。

2023年,中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同比增长25%,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2023年,我国锂电池出口总额达到457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3%,在“新三样”出口中占比高达到43.15%。 

截至2023年底,我国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了86.5GW,同比增长了45%。其中抽水蓄能占比已经降到了60%以下,新型储能的占比从2022年的21%增长到了2023年的将近40%。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达到了34.5GW/74.5GWh,功率和容量同比增速均超过150%。其中2023年年内新增新型储能装机21.5GW/46.36GWh,相当于2022年的三倍。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173GWh(以终端口径统计),同比增长60%,其中中国储能电池出货约159GWh,占比92%。

2023年,无论电力、工商业还是户用储能,无论是上游材料设备还是下游零部件和集成,在结构性、阶段性产能过剩阶段下,企业卷价格、卷交期、卷本土服务。一方面跨界者众,一方面退出者不在少数,企业盈利水平被压缩,面临现金流与裁员危机。

在新型储能行业快速发展背后,也暴露出一些问题。2024年,新型锂电储能行业来到了关键节点,价格战与洗牌潮正在上演,产业链如何行稳致远?当前新型储能的发展速度及建设规模而言,实践更快于制度,已出台的相关规范及监管制度跟不上。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在统一性和协调性方面有待加强,缺少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和要求,导致执行标准过程中各相关方之间可能发生冲突。同时,不同地区因新型储能起步时间、政策力度和电网要求不同,导致容量配置、认证要求和技术发展不一致的现象日益突出。比如,江苏地区按当地电网要求需超配约20%,而西北地区仍以额定容量配置、无需超配;不同地区抽检要求及并网测试项点不统一。

在安全方面,已出台的标准和法规大部分集中在电池本身和电站的消防规范,并网前储能电站系统级别安全可靠性测试和验证的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2023年年底新型储能系统价格相较于年初下降一半,大量跨界企业加入,产品技术、质量参差不齐,可能导致新型储能电站安全得不到保障。在储能利用率方面,当前国内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尚不完善,2023上半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电站平均日等效充放电次数仅为0.58次,使得产品质量难以验证,存在低质储能电站泛滥的风险。

针对上述情况,进一步优化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加快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显得非常必要。

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加快完善顶层标准体系,加快国家层面的标准建设,布局各层级标准发展策略,促进国标、行标、地标等协调发展。加快储能电站建设、消防验收、并网验收等关键标准制修订,加快构网型储能技术标准制定,健全用户侧储能安全管理体系;完善测试评价标准体系,构建高标准的储能系统实证平台。

完善行业监管机制。由国家能源局牵头强化电力市场监管,进一步推动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评价体系,加大电力市场运行情况的监测和监管力度。由各省能建办强化推动新型储能项目规范管理,如项目建设、并网验收及运行,实时监管项目运行情况,实时公布项目监管数据。由国家能源局牵头贯彻落实《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地方科学建设储能项目,加强引导示范作用,推进新型技术多场景试点示范。

过去几年里,我国锂电正极材料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拥有了全球领先的产能规模、产业体系和技术优势。但是,由于过热的投资和同质化的重复建设,迅猛扩张的锂电材料行业在2023年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解决锂电材料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从政策指引和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发力。政府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及时发布产业信息,建立资源、产能与需求相匹配的预警机制,引导企业合理投资、理性发展,防止产能严重过剩,保障行业健康发展,降低和减少市场失灵对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带来的损害。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锂电企业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尤其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合作,在项目审批、金融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锂电材料国际产能合作中实现“中国制造”向“世界制造”的转变。